教育是国之大计,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民间配资盘,牵动万千家庭的心。在广宁,一场持续三年的 “百千万工程” 教育行动,正让这份 “民生答卷” 写满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。
从城西幼儿园新增的525个公办学位,到第四小学聚和校区投用后扩容的1800个学位;从33所学校、幼儿园组成的9个教育集团与共同体,覆盖42698名学子,到 100 人以下教学点逐步优化整合……
三年间,广宁县教育局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经验、新建校舍的进度条、教育资源流动的加速度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教育行动,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进更多城乡角落。
今天,让我们看看这份 “教育成绩单” 里,那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 。
近年来,广宁县通过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。2023年通过新建广宁县城西幼儿园、扩班增容等措施,新增600多个县城公办学前教育优质学位,2024年通过扩班增加60个县城公办学前教育优质学位。
与此同时,广宁县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,成立广宁县新城幼儿园教育集团、机关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、南街街道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,带动县域内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、规范园所管理、提高办学质量。
积极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,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,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、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。
按期完成教育重点项目建设。第四小学聚和校区(原第八小学)、特殊教育学校均于2023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,共新增学位1800个。
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。为学生身心健康,广宁县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。不断加强乡镇义务教育投入,分批推进学生宿舍建设改造、运动场改造、厕所革命、安全设施加固、教学设备增配等项目工程,还配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,采购食堂设备、饮水设备、学生床铺等设备。
统筹推进乡村教学点撤并。2023年完成教学点撤并11个,2024年完成教学点撤并28个,超额完成2024年年度任务。2025年撤并15个教学点,计划到2026年全面完成广宁县100人以下教学点撤并任务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。
持续加大改善县中办学条件改造项目建设力度,2023年,已完成广宁县第一中学县中办学条件改造。同时,广宁县从招生规模和招生计划着手,合理控制校额班额,统筹消除大班额工作,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选课走班制度,有效防范因学生选课走班出现大班额现象。
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水平,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着力提升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,促进学校特色发展,广宁实施县中托管帮扶。广宁中学和广宁第一中学作为受援学校,积极对接支援广宁的深圳红岭中学(红岭教育集团)、肇庆市第一中学、肇庆市肇院实验学校围绕管理对接、教研联动、资源共享、师生互访等方面的支持。
目前已成立广宁县第一小学等6个教育集团和广宁县城东学校等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,全县33所学校、幼儿园成为6个教育集团或城乡教育共同体的成员校,全学段涵盖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受惠学生人数达42698人,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载体。
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教师,为加强教育质量,广宁积极补充“三所学校”年轻新教师,2023年、2024年共招聘132名新教师到“三所学校”任教。同时深化城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,每年按计划做好交流轮岗。
2024年,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共165人,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5.6%,达到了不低于5%要求。
另外,广宁县还积极申报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,近年共申报144名。
完善了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。2023、2024年,广宁县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都高于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收入水平,达到了“两个不低于或高于”政策要求。
抓名师引领,提高教师队伍水平。积极开展“名优教师送教下乡”活动,推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,开展联合研修、名师示范课、专题讲座等多形式送教下乡活动。
2023年以来,开展“名优及骨干教师送教下乡”活动200多场,辐射全县中小学校及教师,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实现教学互助,共同提升,助推广宁县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接下来,广宁县将继续落实”百千万工程”教育行动有关要求,结合实际精心谋划,加大投入,加快推动教育重点工作、重点项目建设,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,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,推动广宁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编辑:张美琦
一审:卢夏博
二审:苏荣昌
三审:骆翠云
民间配资盘
开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